2025年以來,中國船舶制造業的迅猛復蘇引發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廣泛關注。全球航運市場的快速恢復、綠色能源轉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老舊船舶更新換代的迫切需求,成為推動中國造船業持續火熱的核心動力。
為什么中國船舶制造業迅速回暖?
首先,從國際市場層面來看,全球貿易在疫情之后強勁反彈,貨物運輸需求大幅增加,船東紛紛加快擴充運力,新船訂單迅速增長。此外,全球能源結構調整、尤其是LNG、甲醇燃料船舶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促使造船訂單結構發生深刻變化,以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為特征的高端船型成為主流。
其次,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也是這一輪造船業景氣的重要推手。政府將造船業列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性產業,出臺包括融資支持、技術創新補貼、產業鏈優化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企業積極擴大產能和加快技術升級。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船舶制造領域對于配套設備的需求隨之爆發式增長,其中尤以造船門式起重機最為突出。各大船廠紛紛啟動新一輪擴產或新基地建設,對起重設備提出了更高、更嚴苛的要求:不僅要求起重噸位更大、效率更高,更強調智能化、自動化以及節能環保性能。
作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鄉”河南長垣的骨干企業,中原奧起敏銳地抓住了這次市場機遇。憑借雄厚的技術儲備、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和快速的市場響應能力,中原奧起在造船門機領域迅速建立了領先優勢。公司已成功研發制造出多款大噸位造船門機產品,廣泛應用于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主流造船企業,有效支持了船廠產能的快速擴張。
本輪造船行業的景氣周期能持續多久?
那么,本輪造船行業的景氣周期究竟能持續多久?從市場訂單趨勢和船東的運力更新計劃來看,這輪繁榮至少能持續3-5年。全球綠色能源轉型步伐加快,老舊船舶淘汰周期也將長期存在,因此,中長期內市場需求的持續性仍較強。但企業和業務經理同樣需要保持清醒頭腦,客觀看待可能存在的宏觀風險。比如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全球經濟的波動和運力供求關系變化等,都可能在中長期內給行業帶來周期性波動風險。
業務經理如何抓住造船門機的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起重設備企業和業務經理應如何抓住并充分利用這一輪的行業機會呢?具體而言,應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一線掌握需求,主動出擊。業務經理應定期走訪造船企業,實時跟蹤訂單情況、項目進展和生產線改造計劃,確保精準把握設備采購需求的時間窗口。
二、積極布局重點區域,迅速占領市場。當前沿海地區如江蘇南通、浙江舟山、上海、廣東廣州等大型造船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提前布局這些核心區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至關重要。
三、突出產品競爭力,強化服務價值。造船企業的高標準需求給起重設備供應商提出了挑戰,但同時也是技術升級的絕佳契機。企業要持續投入技術研發,推出高智能化、高安全性、高穩定性的先進門式起重機。同時,提供高效安裝、快速響應售后服務以及設備租賃等多樣化增值服務,以服務優勢構筑護城河。
四、建立完善的產業鏈合作體系。起重設備的配套供應鏈,包括電動葫蘆、吊鉤、吊裝帶等配套零部件的及時供應與高品質保障,能夠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優勢。業務經理需要整合供應鏈資源,與上下游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
作為長垣造船門機制造領域的骨干企業,中原奧起已經在上述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并逐步樹立了行業標桿。公司不僅能夠迅速響應市場需求,快速提供滿足造船企業嚴苛標準的高性能起重機設備,更通過技術創新、智能制造等手段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助力船廠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在這輪市場爆發的關鍵時刻,起重設備行業的業務經理們應積極行動,利用行業高景氣周期,深挖客戶需求,加強市場開拓力度,鞏固客戶關系和市場份額。同時,也要始終保持風險意識,緊跟行業動向,合理安排產能,預防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風險。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將是造船門機行業發展黃金期。包括中原奧起在內的眾多行業骨干企業必將迎來重要的發展窗口,業務經理若能抓住這輪歷史機遇,必然能夠在造船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實現企業和個人的雙重成長與價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