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北京 津冀不再提中心
解決三地錯位發展是難點
陳功在內部討論中表示,京津冀一體化要對巨大的差異做戰略整合,京津冀發展的不均衡,根本原因是三地的發展戰略存在根本的沖突和不協調。北京的發展戰略在很長的時間是強化第三產業,這種做法已經見成效了,2014年北京服務業的經濟占比達78%;天津的發展則是搞大產業、重產業,而且空間方向與北京完全不一致,與北京并不容易接軌;河北則是搞資源型產業、重工業(如礦山、鋼鐵),三地發展出現這樣的沖突和不均衡是長期形成的,而且與巨額投資有關。現在搞京津冀一體化,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疑問很大。這就像三輛汽車在不同的路上往不同的方向跑,而且已經跑了幾十年,現在忽然間說,往南的要往北,往北的要往南,往東的要往西,大家要聚在一起,難度肯定極大,而且投入資源也會極多。
京津冀一體化中要素和產業轉移的影響不容低估。根據目前京津冀一體化的基本態勢,北京定位于向外輸出者,“承接合作”是河北的重要任務。北京要疏解非核心功能,具體表現在人口外遷和產業外遷。在產業調整上,北京將會限制工業發展,遷出部分工業。實際上,北京的工業發展近年一直受到限制。2014年北京的第二產業生產總值為4545.5億元,幾乎比同期上海少了一半(上海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164.79億元)。這證明了北京的城市定位是正確的,反映了首都功能和首都經濟的特點。對北京來說,本來就沒有多少工業,如果再在政策要求下大量遷走,不僅對緩解北京的城市病起不到什么作用,還可能對北京形成釜底抽薪。
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打響第一槍
不論《綱要》最終如何部署,“北京中心”地位和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是沒有懸念的。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位于北京中心城區,被稱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服裝集散市場的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和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已經著手搬遷。但因為這兩個市場規模太大,往哪兒疏解、誰來承接,都不是一時一地能確定和落實的。可能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中承擔商貿物流基地功能的河北省多個地區,已經開始進行搶奪。今年1月1日,河北廊坊新動批紅門服裝城已經開業,超過8成商家來自北京。有“動批”經營方被拉到河北白溝、永清等考察,還有大紅門商戶到懷來、廊坊、石家莊等地接洽。
就在《綱要》被傳即將發布的3月27日,“協同發展、共贏未來——2015年非首都功能疏解京石對接會”在北京召開。這一回,是石家莊出手了。
在此次會議上,兩市就京石兩地商貿產業疏解深入對接,達成了高度統一。北京西城區和豐臺區政府認為石家莊承接北京商貿、物流產業具備天然優勢,樂城國際貿易城規模龐大、規劃理念先進,北京西城區、豐臺區將積極引導所轄地區商戶入駐項目,促進商戶在石家莊生意做大做強。
石家莊市副市長劉文鵬在對接會現場表示,石家莊會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外遷提供全力支持。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石家莊正借非首都功能外遷之勢,搶占先機,并高調承接動批、大紅門的外遷。
承接北京外遷商貿河北領先天津
從北京區位特征看,河北、天津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天然最佳選擇。而在這一年中,河北、天津兩地對外遷優勢資源的爭奪就從未停止。
有消息人士透露,《規劃》將明確三地區域定位:其中,北京被定位為“研發中心”,天津將致力打造成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河北則朝著“全國物流基地”的方向發展。
基于河北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近日,石家莊在沖刺“商貿物流中心”的角逐戰中動作不斷,而此次非首都功能疏解京石對接會上,政府層面的積極表態被視為巨大的政策利好。
京石對接符合雙方的需求和利益,中國市場學會批發市場發展委員會理事會副秘書長許鵬飛認為,北京非首都功能外遷很迫切,而石家莊正在做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會是石家莊未來發展的重頭產業,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大有可為。站在從業者角度來看,批發行業從業者不希望“散”,而是希望整體的轉移,未來石家莊在承接北京批發業態轉移過程中需要做相應的部署。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戰略布局中,對外疏解一部分產業既是給這個大都市的減負,又是給河北區域經濟的一個增量,這是各方多贏的一個政策。對于河北商貿行業來說,更是一個歷史機遇。”石家莊樂城國際貿易城董事長林樂平在會上表示,石家莊是距離北京最近的省會城市,京九大動脈上最重要的交通節點城市,擁有非常良好的商貿基礎。石家莊承接北京商貿批發行業的疏解,能最快地形成商貿大市,從而帶動冀中南地區城市發展,是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北京商貿疏解政策和廣大商戶希望外遷后能做大做強的多方利益。
京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科技創新中心
國際交往中心
津
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國際航運核心區
金融創新示范區
改革開放先行區
冀
產業轉型升級
商貿物流
環保
生態涵養以及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