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6月9日電(陳雨)9日,重慶市首臺全國產化計算機成功下線。該計算機從處理器、主板到操作系統等全部硬軟件,均完全實現國產。
據了解,首臺“天玥”國產化計算機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706所自主研發并委托西南計算機公司生產,是重慶市第一臺從芯片、操作系統到主板等全部核心元器件完全實現國產化生產的計算機,它的成功下線標志著重慶市國產化計算機從無到有,實現了“零”的突破,將為全市智能終端產業發展注入更強動力,奠定更堅實基礎。對完善重慶智能終端產業鏈條、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天玥計算機的特點首先是國產自主可控,采用國產處理器,適配國產固件和操作系統,搭配國產辦公軟件,實現了產品從硬件到軟件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同時,產品硬件功能性能強,內部可通過PCI-E擴展插槽實現多種功能擴展,同時采用獨立顯卡及更高配置顯卡,可提供VGA、HDMI、DVI多種顯示接口,具有高速圖形圖像處理能力,支持高分辨率輸出和雙屏雙通道顯示,擁有標準化高速接口,可實現各種架構通用計算機接口的統一化與標準化。此外,也擁有完備的應用軟件支持,支持火狐瀏覽器;支持奔圖、天津光電等國產外設;支持達夢、神通、金倉等多款數據庫的部署與應用;支持數科、福昕等版式軟件,支持中安源、金印等簽章軟件,支持金山WPS、永中OFFICE等流式軟件。
西南計算機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下線的計算機共4種型號9種產品,分通用和專用兩大類,下一步計劃總投資1億元。第一期2000萬元,主要是打造柔性生產線;第二期投入4000萬元,重點是建設智能化車間;未來還將成立相應的研發中心,提升研發水平。在產能方面,第一期年產10萬臺,第二期年產20萬臺,第三期年產50萬臺,將立足重慶本地輻射全國,并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國門,讓重慶國產化計算機走向世界。
落戶南岸區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國產化計算機重慶制造基地,是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聯合重慶機電集團所屬西南計算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打造的國產化計算機整機智能制造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配備了先進的MES(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及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是集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透明化等現代制造能力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產線。未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將圍繞計算機及服務器等終端全產業鏈與西南計算機有限公司開展深入交流與合作,為航天智能終端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此次下線儀式為新起點,打造集設計、制造到應用,集處理器、主板到操作系統開發與軟件適配的國產化計算機全產業鏈。同時,還將繼續搶抓信息產業發展機遇,統籌構建滿足新一代信息技術要求的產品體系,持續壯大重慶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并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為重點,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力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