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發改委會同市科委等部門結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未來綠色發展工作需要,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到2022年,本市將基本建成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區域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心。
研發新技術治理PM2.5
“綠色技術”,就是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改善生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北京重點發展的綠色技術,將集中在大氣污染防控、節水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節能與環境服務業、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污染場地與土壤修復、現代化能源利用、綠色智能交通和生態農林業等8個重點領域。
對于各方關注的大氣污染防控,本市將圍繞PM2.5與臭氧污染治理、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加強餐飲油煙、汽修、加油站、干洗等面源污染防治新技術研發,推動揚塵污染防治、工業廢氣深度治理技術裝備升級。這些綠色技術的研發,將誕生一批創新集群。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王英建介紹,本市將在中關村、經開區、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平谷區,分別打造綠色前沿技術創新、綠色技術產業集聚、綠色科技原始創新、現代能源技術創新和生態農業科技創新5個創新集群高地。
回天將建成綠色示范社區
在北京打造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的過程中,冬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回天”地區將分別建設成可持續發展、綠色城鎮化、“中國標準”綠色低碳機場和綠色社區4個綜合應用示范區。
這4個綜合應用示范區中,“回天”地區格外不同。市發改委資環處處長方明成說,未來老百姓在“回天”綠色示范社區將感受到一批綠色技術與產品的示范應用。比如在綠色出行方面,將用到智慧停車系統;垃圾分類會有APP預約上門回收和智能回收箱等產品技術的示范應用;家庭生活將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裝修材料、節能家電和節水器具;公共區域中將開展照明設備節能改造,應用一批智慧高效節能產品,加快建設海綿城市,提升蓄洪排洪能力。此外,在冬奧會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將實施綠色場館、綠色能源和綠色交通等節能低碳措施,全面推進場館綠色建筑標準認證;在城市副中心綠色城鎮化示范區,推進綠色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提升城市資源、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在北京大興機場“中國標準”綠色低碳機場示范區,廣泛采用各種先進技術,提升機場建設運營整體綠色化水平。
設融資平臺為企業助力
不容回避的是,本市綠色技術還存在著企業創新主體不突出、創新環境不完善等問題。未來如何破解難題、營造促進綠色技術創新良好環境?
記者獲悉,本市將鼓勵龍頭企業實施綠色發展規劃,按照市場化、項目化機制組織運作新型專業孵化器,支持有基礎、有意愿的高校科研院所優先在綠色技術領域深化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設立綠色技術創新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支持本市綠色技術企業在津冀、“2+26”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等區域開展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項目。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