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5G無人礦山項目。本報資料圖片
坐在舒適的空調房里,手持一把類似游戲手柄的操作桿,對挖掘機實施遠程裝載作業,滿載著礦石的卡車井然有序地行駛在礦區蜿蜒盤旋的礦道,一臺臺“鋼鐵巨獸”自動組隊,鉆、鏟、裝、卸一氣呵成。這不是科幻電影里的鏡頭,而是發生在洛陽鉬業欒川礦區的真實場景。
洛陽鉬業、河南移動、華為、躍薪智能機械公司聯合打造的5G無人智慧礦山已安全運行一年有余,在國內率先實現5G遠程實時控制挖機、鉆機、無人駕駛礦車作業,礦車運行速度從10km/h提升到30km/h,極大提高了礦區的生產效率。該項目榮獲了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5G特別適合礦山應用。”6月1日,河南躍薪智能機械公司總工程師楊輝說,礦山工程車輛多處于移動狀態,因此需要移動網絡,加之露天礦山空曠無遮擋,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基站布點,實現無線網絡信號對全礦區的無縫覆蓋。用5G單獨建網,更高效、更安全。
去年初,一直在探索礦用卡車智能駕駛的躍薪智能聯合河南移動、華為等合作方,將5G技術應用在無人智慧礦山領域。僅用20天時間建成8座5G基站,對洛鉬原有智能采礦設備進行基于5G網絡的升級改造,利用5G網絡的超高速率、超低時延特性,從根本上解決了礦山特殊復雜環境信號傳輸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基于5G網絡的鉆、鏟、裝超遠程精準控制和純電動礦用卡車智能編隊運行。
河南移動技術人員介紹,5G無人礦山可部署多個應用場景,其中包括移動終端高清圖像回傳、無人駕駛智能調度、云計算以及支撐數量龐大的高清無線圖傳需求等等。
記者日前在洛陽移動搭建的遠程高清攝像頭里看到,30臺無人駕駛的運礦卡車,無人駕駛,自動編隊,你來我往,勻速運行,方向盤自動靈活調轉,從裝載到傾卸不需要調頭,單此一項動作就將能源降低20%以上。讓人驚奇的是,操控這些車輛編隊的工作人員,竟坐在千米之外干凈的辦公室里,兩個人就輕松搞定這30臺鋼鐵巨獸。
在楊輝看來,此項5G無人礦山的實踐,也適合大量復制到其他露天作業中。可以預見,隨著5G無人駕駛技術的大規模普及,這項技術還可以應用到諸如搶險救災、泥石流清理、危化品排查、深海探險、礦坑作業等更多危險作業場景,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份“云上”力量。記者 陳輝 來源: 河南日報通訊員 沈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