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銅冶煉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成功運行,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這一領域的技術壟斷。
天橋起重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銅冶煉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 主要用于銅冶煉的清洗,分離和打包,它的成功運行,標志著我國在銅冶煉領域機器人剝片機組作業實現零的突破。
以前,企業在銅冶煉清洗、分離和打包上,都是人工操作,費時費力。后來,企業開始進口國外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進行生產,效率是提高了,但成本也增加了。
天橋起重株洲優瑞科有色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清明介紹,以前國外出售給中國的設備大概價格在2300萬左右。現在天橋集團自主研發創新,已經把成本控制在1000萬左右。同時剝片作業效率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車間的作業人數,從原來的50多人,已經控制在2個人操作生產線,完全替代國外進口設備。
2013年以來,天橋起重株洲優瑞科公司借鑒加拿大、比利時的先進技術,并聯合國內高校以及行業專家,進行適應于國內有色冶煉工藝狀況的國產化創新,攻克國際機器人高效作業路徑研究及自動化控制程序開發、遠程監控及故障診斷系統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國內首臺集清洗、分離、打包堆垛為一體的機器人銅冶煉剝片機組,并成功運行。目前,該公司在銅和鋅領域自主研發的智能化產品已經在五礦銅業、株冶集團、江西銅業等國內知名國有大型冶煉廠得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