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爭創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打造國際人才高地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圣地”的要求,進一步發揮洪山區科教資源優勢,促進學城聯動和產城融合,由武漢市洪山區發改委牽頭,委托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武漢“大學之城”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目前基本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為做好“大學之城”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編制工作專班與區各職能部門聯合,通過走訪、座談、實地踏勘等多種形式,抓住洪山“大學之城”特色發展路徑,摸清規劃區內存量空間。廣泛聽取高校和科研院所意見及專家咨詢意見。2016年11月召開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接會。2016年12月召開企業對接會,聽取了區內重點企業的相關建議。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開展“規劃進高校”和“規劃進科研院所”活動,逐一上門走訪重點高校和重點科研院所,形成詳實的調研報告。2016年底至2017年初,先后兩次召開全國專家咨詢會,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烽火科技等多家研究機構共開展產業發展、智慧城市、文化空間與城市互動、趣空間發展策略與塑造、人才發展戰略、海綿城市、綜合交通、綜合管廊、市政設施九大專題研究,豐富規劃編制內容。
規劃總體明確將武漢“大學之城”示范區打造成為一座世界一流的知識創新之城,整體構建“以南湖智核為中心,濱江創新帶、環湖科技帶、六湖生態廊為支撐”的空間結構,提出“育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之人、育世界一流的戰略新興之產和育世界一流的國際筑夢之城”的各項規劃舉措,形成近期六大環高校創新帶94個項目的項目庫。規劃初稿形成后,洪山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十余次聽取規劃匯報,通過多輪審查,反復征求副市長劉英姿、市政協副主席譚仁杰等領導與市國土規劃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市級職能部門的意見,專題審議規劃成果,提出提升完善建議。規劃成稿后,通過線上線下走訪調查、宣傳推介、微信微博同步推送,廣泛征求洪山轄區高校師生和科研人員的普遍認可。
據介紹,下一步,洪山區相關部門將規劃與武漢市“大學+”行動計劃對接,對接武漢新一輪的總體規劃與“長江新城”、“長江主軸”等市級重大項目部署,完善規劃總體布局與近期核心項目,組織召開全國專家審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