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市城鄉規劃委員會會議召開,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洛陽高新區豐李片區空間發展規劃》《洛陽大數據產業園起步區概念性城市設計》《洛陽市瀍河回族區馬溝村村莊建設規劃(2014—2030年)》《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規劃方案》等,并就進一步完善提升相關規劃提出要求。
想知道這些規劃將給我們未來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嗎?一起來看看吧。
1 軌道交通2號線設置15個站點
在洛陽市民的普遍關注中,《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規劃方案》出爐。
按照規劃,軌道交通2號線貫穿洛陽南北發展軸,覆蓋城市北部、東南部主要客流走廊,銜接洛陽火車站、洛陽龍門高鐵站兩大對外交通樞紐,串聯國家牡丹園、中國國花園、體育中心、博物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市民中心等多個客流集散點。
2號線一期工程起于國家牡丹園附近的經三路站,沿老310國道、國花路、解放路、隋唐城路、王城大道、開元大道、興洛西街、站前路、伊洛路敷設,止于伊洛路與龍門大道交叉口的龍門大道站,線路長約18.2公里,均為地下線。將采用與1號線一致的B型車,6輛編組,采用全自動駕駛技術,列車最高運行時速為80公里,每列車載客量達1258人。根據測算,2號線一期以正常速度運行單程旅行時間約為26分鐘。
2號線一期全程共設車站15座,平均站間距為1.24公里,分別為:經三路、王城北路、國花路、洛陽火車站、紗廠東路、解放路、九都西路、博物館、隋唐城、體育中心、開元大道站、牡丹大道、關林大道、洛陽龍門綜合樞紐、龍門大道等15個站點(站點名稱均為暫用名)。其中,2號線在解放路站與正在施工的1號線換乘,在開元大道站與規劃3號線換乘,在龍門大道站與規劃4號線換乘。
2 豐李片區將建智造主題產業小鎮
今年年初,我市行政區劃調整,原洛龍區豐李鎮整體劃入高新區,由高新區管轄,成為高新區跨洛河向南發展新的空間增量。
《洛陽高新區豐李片區空間發展規劃》指出,豐李片區總面積約為33.5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2+2”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兩大先進智造產業為格力-銀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兩大生產性服務業為科技服務業、綜合服務業。
片區空間形態為開放街區、小鎮形態、現代舒適、簡約有序、青山為屏、綠樹成蔭、碧水為脈、鹿湖映城。規劃2個山水生態通廊、2個大型生態公園、6個文化主題社區公園;重點打造格力-銀隆產業板塊、軍民融合產業板塊、甘泉河生態創智板塊、休閑游憩板塊;格力銀隆產業小鎮布局于甘泉河生態廊道西側,軍民融合產業園布局于甘泉河東側;區域還將形成“四縱四橫”的對外交通網絡,實現客貨流運輸分離,并對接軌道交通3號線,并在片區內部規劃BRT公交系統環線,形成綠色公共交通體系。
規劃將豐李片區整體定位為:“洛陽市軍民融合發展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一座融山匯水、品質優先的先進智造主體產業小鎮”。
3 洛龍區將建洛陽大數據產業園,“洛陽云”將引領“中原云”
按照《洛陽大數據產業園起步區概念性城市設計》,洛陽大數據產業園核心區范圍北至古城路,東至東環路,南至開元大道,西至龍門大道,總面積為6.6平方千米,現狀人口為2.65萬人。其中將古城路以南、開元大道以北、唐坊街以東、焦柳鐵路以西約3.05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起步區。
起步區的功能構成為:核心功能區、衍生功能區和配套功能區;業態布局為:構建大數據產業各工藝流程的“倒三角”構架,形成以數據采集、數據存儲為基礎,以數據應用、數據分析為主體的功能布局。起步區空間結構為“兩心、三軸、三帶”,其中“兩心”就是靠近伊河和焦柳鐵路生態入口的這個未來洛陽大數據中心,以及從伊河和東邊門戶穿過數據之門進入基地的第二個核心,也就是“云谷之芯”,即綜合服務中心;三軸三帶建設還將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水生態理念融入其中,致力于打造一條“綠色、生態、創意、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間延伸帶。
根據規劃,起步區未來將成為服務河南省、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數據基地,也是洛陽市智慧城市綜合大數據中心,成為體現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城市更新、城市雙修、智慧城市等理念的最高水平的城區,成為特色突出、功能齊備、創新引領的中原云大數據中心。
4 瀍河區馬溝村將成農業生態觀光園
瀍河區楊文辦事處的馬溝村西鄰攔溝村、東鄰呂廟村、南臨焦枝鐵路、北臨孟津縣,總面積為2.07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為1.1平方公里。該區域功能分布為:
企業農莊——種植時令蔬果,打造健康休閑生態養生區
個人農莊——讓業主體驗農家樂趣
經濟作物區——兼種花、果、蔬菜,以農業文化展示、體驗為主,打造成充滿農趣氛圍的農業觀光區
旅游區——以苗木種植為主,打造休閑體驗為主題的休閑娛樂區
教育區——打造幼兒啟蒙—小學—中學教育體系
住宅區——高端住宅為主,打造休閑宜居的生態田園居住區
商業區——打造“吃喝玩樂購”一條龍的星級酒店和特色商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