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成都最長全地下軌道交通線路6號線一、二期首臺盾構機——侯家橋站至梓潼宮站區間左線盾構機,比計劃提前37天在侯家橋站下井,由此拉開了6號線一、二期盾構施工的序幕。
連接郫都區與高新區
6號線一、二期北起郫都區望叢祠站,途經高新西區、金牛區、成華區、錦江區南至高新區觀東路站,呈南北走向,主要串聯郫都區、犀浦片區、歡樂谷—華僑城片區、沙灣片區、一環核心區、三官堂片區、琉璃場片區、金融城以及天府新城片區。
“6號線作為成都地鐵開建以來最長的全地下線路,將投入42臺盾構機,創成都地鐵單線新紀錄。6號線主要穿越主城區,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或交通密集的重要道路,沿線建筑密集、交通繁忙。全線共3處下穿高鐵、1處下穿府河、多處下穿市政立交與下穿隧道,施工布置困難。”成都軌道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成都晚報記者,6號線換乘車站占到車站總數的50%,換乘形式多樣、類型復雜,實施難度較大。“19座換乘車站與已開通運營的1、2、3、4號線、正在建設的5、7、8、9號線及規劃線路都存在換乘關系,換乘形式有疊島同站臺換乘、T形島換乘、通道換乘等。”為確保盾構機順利穿越既有線,擬在6號線盾構施工中引入“克泥效”新工法。
土方開挖15天即見底
6號線侯家橋站是6號線一、二期工程首開站點之一。“侯家橋站各項進度均領跑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期工程:第一個打圍、第一個進行圍護樁施工、第一個進行深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第一個盾構機下井始發。”成都軌道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進度,對車站建設進度的各項指標“逗硬”,土方開挖15天即見底,盾構機提前37天下井。
據了解,為確保2019年1月全線洞通節點目標的實現,成都軌道集團對6號線盾構工作進行梳理,圍繞盾構機始發、過站、接收,綜合考慮各車站周邊環境條件和施工工籌,充分進行盾構工籌方案比選,優化調整盾構工籌。6號線金石路站至三色路站區間,考慮到原金融中心東站原構筑物拆遷工期的不確定性,為把因拆遷造成的工期風險降低,在該區間增加兩臺盾構機,使該區段盾構區間工期提前5個月。
6號線一、二期工程是成都中心城區南北向的填充線,也是地鐵1號線的輔助線,是成都地鐵成網的關鍵一環,與5號線一起成為成都地鐵網絡的“任督二脈”。6號線開通后,將緩解老城區南北向交通壓力,加強北部郫都區、中心城區、南部高新區及天府新區之間的交通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