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健全外貿企業服務與分析預警機制。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執行力度,確保各項優惠扶持政策落到實處。無錫新區深入開展“進企業服務幫企業解困”活動,建立了企業聯系人制度,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對口聯系10家重點企業,定期帶隊走訪掛鉤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通過送政策、談合作、樹信心,共同研究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措施。與此同時,組織綜合經濟、財稅、招商、科技、勞動人事、海關、行政服務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占全區外貿出口90%的100家重點外貿企業進行每周跟蹤,完善外貿企業出口預警分析,對全區出口增幅、結構、國別以及出口產品進行綜合監測,建立動態數據周報、旬報、月報制度,力求在第一時間掌握經濟運行的最新態勢,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果斷提出應對措施。
(二)加強政策引導,出臺促進外貿企業出口獎勵措施。為應對外貿進出口低位運行的局面,無錫新區于3月份出臺了促進外貿企業出口的政策;同時,對生產型企業一般貿易出口提供信用保險擔保;鼓勵出口企業參加境外展覽會。組織召開園區50強重點外貿企業總經理座談會,共商發展大計。一方面通過搶境外訂單,帶動100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其中出口60億、進口40億);另一方面為促使更多跨國公司業務向無錫新區整合轉移,推進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對無錫新區50強重點外貿出口企業進行“一對一”、“點對點”服務,通過制訂“一企一策”為企業復蘇提供強有力支撐。通過以上措施,預計上半年將有70%的企業實現產能增長,有50%的企業可實現產值增長。此外,計劃于上半年提前召開無錫新區國際咨詢顧問委員會年會,共謀應對策略,促進經濟復蘇。
(三)加強整合資源,鼓勵外貿企業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在危機中搶抓機遇整合國際國內資源,鼓勵駐區企業增資擴股,積極拓展總部經濟,2009年無錫新區財政安排3億元,通過與重點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系推動產業鏈延伸發展,努力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在無錫新區設立區域總部、銷售中心和獨立研發中心的企業,實行新增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回;采用信用擔保和貼息,鼓勵企業開拓國際新興市場;鼓勵跨國公司整合全球資源,全面擴大無錫工廠的產能。截至目前,已經落戶的包括卡特彼勒全球研發中心、阿斯利康貿易公司、布勒機械管理公司、日立泵二期研發中心、蘇寧電器蘇南總部等,捷普電子、東洋愛普生、索尼、朗盛等跨國公司已將或計劃將部分產能轉移至無錫新區。
(四)加強扶持力度,加快推進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發展。2009年度無錫新區財政安排出口企業專項技改資金2億元,用于出口企業技術創新的獎勵和各類技改項目的貼息,以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對獲得無錫市補貼(貼息)的技改項目,參照市技改項目補貼辦法給予總額100%的匹配。鼓勵出口企業創建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國家標準制(修)訂、行業標準研制、省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制訂。同時,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加大研發力度,擴大產品出口。
(五)加強環境營造,全力降低外貿企業運營成本。通過與海關、國檢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進一步完善與海關、國檢、外管、財政、國稅等涉外部門的聯動工作機制,營造更加良好的外貿發展環境。積極推行7×24小時通關,加快查驗速度,允許貨物進場站前提前報關,全面提高區域通關效率;切實降低收費標準,進一步為企業減負,降低企業產品出口檢驗費用。實行異地網上審批政策,加強與上海等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的互動、聯動,推進進出口貨物“直通放行”。構建重點外貿進出口企業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確保涉企審批事項集中率達到100%,實現審批服務效率再提升。
無錫高新區進一步增強搶抓機遇、應對危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加快整合資源、加快轉型發展,盡快實現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的全面復蘇,在擴內需保增長攻堅戰中承擔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