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開門紅”: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繼續發揮支柱作用
初步統計,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36.2%;完成國稅收入4.63億元,同比增長34.6%;完成地稅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21.5%。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資是“保增長”主要力量。3年投資1000億元的發展規劃,今年400億元資金已全部到位。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9億元,同比增長92.4%;實際使用外資1.74億美元,同比增長35.9%。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繼續發揮支柱作用,銷售收入73.5億元,同比增長42.4%。“擴內需、保民生”效果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億元,同比增長16.09%。
問計“突圍路”:市場、人才、資本三要素一樣也不能少
靠什么實現“開門紅”?高新區管委會認為:堅定信心不動搖,巧借時機謀發展。越是逆境中,越要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經濟動蕩,資源流動,也正是市場、人才、資本重組時,高新區有能力也有勇氣困境突圍,逆勢飛揚。
金融危機加速國際產業轉移,為軟件和服務外包業加速擴張提供機遇。一方面,高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集中力量引進產業牽動型的世界500強項目、總部經濟、產業配套項目及新材料、新能源項目。前三月注冊外資同比增長20.2%。另一方面,積極鼓勵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開拓國內外市場。園區內企業億達信息在去年成功兼并兩家日本企業后,正在與多家海外企業洽談,進一步拓展對日外包市場;冰山天翼緊緊抓住國家產業調整戰略,依靠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系統服務制造業信息化建設,一季度訂單同比增長60%。
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金融危機下加速流動的生產要素。園區認真落實關于各項軟件人才的優惠政策,已組織企業申報園區2009年各類培訓項目667項;加快建設人力資源服務和培訓公共平臺;引入安博教育培訓機構,為軟件業提供持續人才供給;借海外學子創業周,吸引高端人才回流。今年1月1日剛剛啟動的吸引高端“海歸”的“海創工程”,已有數十海外高端人才報名,希望來連創新創業。
擴內需、保增長,國家、地方大幅投資。高新區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和配套環境建設,用足用好“投資”。園區已申報國家、地方各類項目18個,國家發改委已下撥資金近600萬元,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園區產業化項目貼息共計2510萬元。高新區與金融機構合作成效顯著,國家開發銀行、中行、農行、大連華信信托公司總計提供570億元用于高新區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