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中聯重科總裁助理、海外分公司總經理陳培亮發布消息,即將舉行的工程機械行業盛會上海寶馬展上,公司將與來自埃及、印度及阿聯酋的客戶簽訂出口大單。
“金融危機對公司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國際市場。從10月份開始已經陸續有客戶要求推遲交貨、減少甚至取消訂貨。”承認受影響的同時陳培亮強調,危機帶來的影響“不是致命的”。他介紹,四季度出口相對不理想是與前三季度的高增長比較的結果,銷售額與去年同期保持了持平。
海外市場偏重發展中國家
“從我的感覺來看,金融風暴對發達國家影響較大,但對于發展中國家影響較小,所以中聯未來的海外市場的重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陳培亮介紹,在中聯重科的海外版圖中,中東和南亞占到中聯重科海外銷售中的三分之一,印度市場則占到一成左右。另有資料顯示,中聯重科的塔式起重機占到印度40%的市場份額。
“未來一到兩周內,印度可能就會出臺刺激內需政策,總金額可能高達5000億美元,主要投向都是基礎建設方面。”印度ACE公司總裁Sorab A-garwal先生顯得很興奮。
今年,中聯重科加大了對印度市場的投入力度,把印度市場作為中聯重科全球戰略布局的亞洲區域主陣地。6月,國內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單臺價值最大的600噸履帶起重機,就由長沙中聯重科出口印度,合約總金額過億元。
“明年我們將加強對非洲市場的投入,重點還是會在發展中國家。”陳培亮告訴記者,截止第三季度中聯重科對外出口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保住了增長勢頭。
三舉措應對危機
中聯重科針對國內市場衰退的形勢,于日前明確提出“不裁員、積極應對、穩健經營”的應對策略。在統一了“要在‘危’中找‘機’”的思想后,中聯重科進一步明確了“壓”、“收”、“煉”三條舉措。
“壓”,即要適當壓縮技改規模,壓縮庫存,壓縮開支等。“收”,即加強穩健經營策略。“煉”,即夯實企業內部管理。
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小平表示,隨著經濟減速預期的加強,政府及市場參與各方均在努力出臺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身處機械和設備制造行業的中聯重科將多重受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大量增加對機械的需求;即將實施的增值稅轉型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減稅效應;而提高出口退稅率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更是如此。其中,國家近期加大基礎建設的4萬億投資政策,無疑是重大利好政策。
今年前三季度中聯重科凈利潤同比增長54%,達13.92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1%,達99億人民幣。在今年先后收購了陜西新黃工、湖南車轎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等后,已經成為“全系列的工程機械產品供應商”,這將為公司在今后幾年的國家投資政策中享受到更全面的受益。
“金融危機最直接的影響是全球投資機會減少,但同時又迫使國內加大基建投入,這就是公司受益的地方。”中投證券機械行業研究員李勤認為金融危機對公司的影響具有雙面性。